10月13日,校长陈积明率队走访杭实集团,并考察调研杭州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双方围绕低空经济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及校企合作新模式展开深度交流,共筑低空经济创新生态。杭实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我校92级校友郭东晓,杭实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陆舞鹄,杭州低空公司领导班子陪同调研。
陈积明一行先后前往余杭区梦想小镇公共起降场,杭州低空公司展厅,实地考察低空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与运营实效,现场观摩了杭州市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演示操作。杭州低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晨作详细介绍,该起降场作为杭州首批2座枢纽型无人机公共垂直起降场之一,硬件配置完备,设有12个标准化起降单元与1个应急降落单元,配套建设运控中心、充换电及存储空间、消防系统等支撑设施,为低空作业提供全流程保障。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双方围绕低空经济发展,就产品开发、技术应用等维度展开深入交流,强调校企合作在推动低空领域技术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会上,郭东晓对陈积明一行的调研表示欢迎,并从产业实践角度提出具体合作方向:一是技术攻坚方面,可联合举办研讨会,集聚低空生态链企业、高校科研力量,针对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开展协同攻关;二是资源整合方面,推动杭实集团与杭电以低空领域为切入点,在省级科研平台共建、专业人才定向培养与输送、大学科技园联合运营等领域深化合作;三是产业孵化方面,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共同开展早期优质项目投资孵化,促进科研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深度耦合,加速科技成果向产业价值转化。
陈积明对郭东晓校友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母校发展表示感谢。他指出,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高校与企业可通过三方面举措深化协同:一是生态链接层面,杭电可组织低空技术领域专题研讨会,联动杭电低空领域校友企业资源,推动其加入杭州市低空经济产业联合会,壮大产业协作阵营;二是技术赋能层面,依托“低空技术与工程”博士点、“尖兵计划”及省级科研平台,在无人机技术应用、安全保障等关键领域为低空公司提供专业智库支持;三是机制完善层面,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校企合作机制,加速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共同构建 “产学研用” 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本次调研为我校与杭实集团、杭州低空公司搭建了精准对接的合作桥梁,为构建开放协同的低空经济创新生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副校长马国进、学校科研处、联络发展中心、通信学院、浙江大学信电学院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