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社科联《关于做好2014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将2014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简称信息化研究基地)课题申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入研究我国特别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具有浙江特色和学科比较优势的学术前沿问题,注重多学科综合研究,积极培养基地自身的研究特色和优势研究领域,着力建设具有当代“浙学”特色的学术高地和新型智库,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和“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2.课题性质
2014年度信息化研究基地立项的省社科规划课题为5项。分为重点和一般课题。5项课题中,由基地依托单位以外(以下简称为“外单位”)申请人承担的课题不得少于1项。基地自设课题5-10项。
课题研究类型为:(1)基础理论研究;(2)应用对策研究。
3.研究方向及范围
信息化研究基地研究方向为:信息化与产业转型升级、信息化与市场发展监管、信息化与社会治理创新。
信息化研究基地本年度课题将按照通知下方课题指南进行申报。可具化、细化课题指南,找准研究切入点,进行创新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研究。也可围绕中心三个主要研究方向,自拟题目。
4.课题评审
课题评审遵循“公平、公正、客观、规范”的原则,采用两轮评审制:
(1)第一轮初审。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化研究基地及基地学术委员会共同负责,组织基地研究领域具有正高级职称或相当于正高职称的专家学者进行初审,其中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不少于1/3,外单位专家不少于1/3。信息化研究基地推荐的初审入选课题数为省社科规划课题拟立项数的3倍,即15项,其中外单位研究者申报的不少于1/3。
(2)第二轮评审。由省社科联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实行分级梯度评审,即按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的顺序依次评审出5项。课题级别由专家组根据课题质量评定,申报时不必注明申报哪一级别课题。立项课题经公示后正式发布。没有列为省哲社课题的其余10项,中心将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择优作为信息化研究基地课题给予立项。
5.课题管理
立项的基地课题,必须同时遵守省社科规划课题《管理办法》,以及信息化研究基地的课题管理制度。信息化研究基地将与立项课题负责人签订《课题立项协议书》,明确有关要求。
立项课题的管理,由省社科联科研管理处与信息化研究基地具体负责。信息化研究基地应督促课题负责人按计划完成课题,做好课题管理的配合工作和存档备案工作。
课题研究经费由信息化研究基地拨付,其中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经费5万元,一般课题和基地课题2万元。课题经评审通过,首批经费按照总额度的60%拨付,结题后拨付余下经费。
6.有关要求
(1)每个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基地的一项课题,否则取消申报资格。已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课题未完成者,不得申报本年度基地课题。
(2)应用对策研究类课题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专著或论文;基础理论研究类课题的成果形式为专著(工具书)或论文,结题时须公开出版或发表。
以专著结题的,须向信息化研究基地提交书稿,鉴定后方可出版,未经信息化研究基地同意自行出版,不能作为结题成果。
(3)应用对策研究类课题完成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不接受延期申请;基础理论研究类课题完成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均包含半年时间用于成果结题和统一出版)。研究时间从2014年10月起算。
(4)结题成果必须标注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课题编号)”或“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课题编号)”,否则不能作为结题成果。
5.材料受理日期
申报材料上报截止时间:6月23日,逾期概不接受申请。
所需材料包括:《2014年度浙江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申报汇总表》、《申报表》1式3份、《课题设计论证活页》1式9份,课题申报所需的各种材料(申报通知、课题申报表及活页、汇总表等),请直接在“浙江社科网”查询并下载。网址:http://www.zjskw.gov.cn。所有材料电子文档发送至邮箱wljj@hdu.edu.cn, 并在邮件主题注明“(姓名)基地课题申报”字样。
申报表和活页一律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
联系电话:0571-86873882,15381199007
联系人:陈月艳
通讯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技馆605室 (邮编:310018);
附件2:课题指南
方向一:信息化与产业转型升级
1、浙江省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建设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2、浙江四化同步发展的水平评价与路径优化研究
3、浙江省信息消费发展模式及演变机制研究
4、浙江电子商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研究
5、智慧城市的服务模式创新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
6、新兴服务业与互联网相关产业的互动与融合关系
7、智慧城市背景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开放式协同创新管理研究
8、浙江省云计算、大数据与物联网行业发展研究
9、以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浙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联动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方向二:信息化与市场发展监管
1、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背景的会计信息集成与挖掘研究
2、浙江省互联网金融风险评价及防范机制研究
3、大数据管理与政府统计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4、互联网金融(电子银行、手机银行、P2P等)创新机制研究
5、阿里云商业数据与中小企业商业模式研究
6、四化同步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7、浙江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测度与路径优化研究
8、浙江省工业企业财务管控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
方向三:信息化与社会治理创新
1、新媒体传播技术平台构建及其浙江省舆情分析
2、浙江省网络社会群体结构变革与政策理论研究
3、浙江省信息化社区建设路径选择研究
4、浙江省网络社会治理地方立法研究
5、网络时代中国文学传承及传播规律研究
6、网络群体的集体行为、形成机制研究
7、网络社会群发事件、突发事件等防范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