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聚焦

IMPORTANT NEWS

2025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特等奖2项领衔,我校在“挑战杯”国赛再获7奖收官
作者:张振宇 来源:团委 时间:2025-11-05

11月3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南京大学落下帷幕。本届竞赛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我校师生参赛团队共计获奖55项,其中擂主1项,特等奖10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2项,优胜奖6项,在本次主体赛、“人工智能+”专项赛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在主体赛国赛获奖作品中,由通信工程学院选送,江劭玮、吴华铮、甘凤娇指导,曹天浩、唐万杰、邓佩华、周冠宇、张贺凯、马琼、程艳慧、陈一飞同学的参赛作品《"天穹之眼"一一面向数字病理的高通量全玻片智能显微成像系统》获二等奖。在“人工智能+”专项赛获奖作品中,由通信工程学院选送,冯媛、韦博、李小龙指导,朱航宇、孔小宇、龚卓悦、杨洲、张昶、吴晓莉、邓晓燕同学的参赛作品《智能参谋助手-智立方》在挑战赛获得特等奖;由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法学院选送,李庆峰、严若冰指导,戚佳璐、马雨宁、柳昕仪、吴圣琪、关健、冯安琪、江富臻、兰峻嘉、颜智铖同学的参赛作品《法律文书自动化解决方案——国产算力驱动下的股东出资责任追踪智能体实践》在挑战赛获得特等奖;由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选送,乔通指导,李壮、夏昀、姚毅铭、胡杰、陈章绮、胡泽科同学的参赛作品《智护未来——AIGC内容鉴别与防护智能平台》在应用赛获得一等奖;由电子信息学院选送,潘勉、谷帅、于海滨指导,陈嘉欣、叶婉婷、应添泽、曹建秋同学的参赛作品《中医专病临床智能辅助诊疗大模型》在挑战赛获得二等奖;由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选送,马兵涛、王帅、胡春旭指导,高苏娜、杨艺哲、苏俊霖、王韬壹、潘冠源、周天生、马超、萧力城、朱嘉乐、杨祖志同学的参赛作品《端侧可部署的双臂操作算法设计》在挑战赛获得二等奖;由通信工程学院选送,毛阿秀、沈雷、江劭玮指导,彭淼芸、翁祺、陈墨涵、郦彦臻、周于炜、杨一宸、张奕怡、曹嘉佳、朱晟豪、冯祥同学的参赛作品《牧云智眸——奶牛乳腺炎多模态端云联防预警系统》在应用赛获得二等奖。

我校于2024年6月开始启动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筹备工作,自启动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校党委书记王尧祥、校长陈积明、校党委副书记戚明钧通过慰问、座谈等形式多次对赛事备战关心指导。校团委统一部署,鼓励学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注重引导青年学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在亲历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学院,主动挖掘培育优质项目,通过举办“挑战杯”校内选拔赛、赛事规则解读、参赛经验分享、专家辅导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科技创新链条不断延伸,上好青年科技创新“大思政课”。

校党委书记王尧祥看望参赛团队

校长陈积明慰问参赛团队

参赛团队载誉凯旋

未来,校团委切实发挥好竞赛的育人作用,加强思想引领,注重科学家精神培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以青春智慧攻克技术难关、以奋斗姿态服务社会发展,用实际行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