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MEDIA NEWS
新华网北京7月10日电(记者赵碧清)7月9日,杭州西子湖畔迎来一场文化盛会,2025“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故事会决赛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举办。来自美国、法国、尼日利亚、津巴布韦、越南等全球多个国家的10组青年选手,以中文为舟、故事为帆,用真挚的情感与生动的表达,向世界讲述他们与中国的独特缘分,展现语言与文化的交融之美。
图为选手游览杭州西湖。新华网发
巅峰对决:多元文化碰撞,青春风采绽放
决赛分为两轮激烈比拼。首轮“1V1关键词PK赛”采用10进6赛制,选手围绕“文明对话”“跨越时空”“共同成长”等展开讲述,以扎实的中文功底和跨文化视角,诠释对中国的理解与热爱。第二轮“巅峰对决”中,6位晋级选手依次登台,用流利的中文讲述个人成长与中华文化的深度联结,展示了他们的独特与自信,也让大观众感受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魅力。
经过评委与百人评选团的综合评审,最终奖项揭晓:
一等奖:尼日利亚齐云嵩
二等奖:津巴布韦齐雨欣、法国马于思
三等奖:美国叶明凯、越南阮氏红绒、老挝陈湘珍
优秀风采奖:美国陶海晨、阿塞拜疆何炎
优秀文采奖:埃及马瑞万、印度尼西亚曹秋慧
优秀创意奖:坦桑尼亚林诗、哈萨克斯坦格列布
优秀口才奖:保加利亚艾丽,尼日利亚林丹、伊朗道明寺组合。
图为为获奖选手颁奖。新华网发
图为为获奖选手颁奖。新华网发
图为为获奖选手颁奖。新华网发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郁云峰,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新闻发言人骆莉莉,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舒培冬,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 刘剑青,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吴卿等,以及来自新华网、杭州市钱塘区、杭州国际传播中心、台州市天台县、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蔡崇信公益基金会等单位代表。
图为选手合影。新华网发
文明互鉴:语言为媒,共筑理解之桥
郁云峰致辞表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明互鉴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故事会,作为‘汉语桥’系列品牌项目之一,以中文讲述世界,用故事连接你我。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作为发展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专业机构始终致力于为全球中文学习者提供支持,让中文学习更加便捷、高效。我们将积极顺应各国需求,支持更多国家搭建更加系统科学的中文教学体系,打造更加多元的学习产品,拓展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提供更加便捷友好的优质服务。”
吴卿致辞表示,“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故事会,搭建了很好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每位站上这个舞台的选手都是文明交流的使者、中外友谊的桥梁。“学校将以此次协办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国际教育交流,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图为选手游览杭州西湖。新华网发
创新模式:线上线下联动,全球青年共参与
今年故事会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在武汉、重庆、天津、哈尔滨、兰州五大预赛区以及全球网络平台同步启动,吸引90多个国家的1400多名选手参加。预赛阶段,选手们以脱口秀、小品、短剧等多种形式,用中文讲述对中国的认知、对世界的观察,他们的创新讲述不仅丰富了中文表达的形式,也让中华文化在全球语境中焕发新的生机,形成了独特的“文明对话”。
决赛现场,选手们以相声、舞蹈、舞狮、角色扮演等多样形式,倾情讲述故事,内容丰富,风格或激情豪迈,或诙谐幽默。美国选手叶明凯分享了自己从硅谷奔赴杭州,投身“中国芯”研发的经历,他立志“未来组建一支全球芯片团队,用科技造福人类”。来自老挝的陈湘珍深情讲述了自己搭乘中老铁路来华求学的经历,她希望有更多的老挝人能搭上这趟“梦想专列”,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打竹板,响连天,武汉过早真新鲜……”尼日利亚选手齐云嵩通过贯口、快板等方式,生动有趣地描绘了自己在中国的美食探险......
图为选手在比赛现场。新华网发
图为选手参观良渚博物院。新华网发
二十年传承:“汉语桥”架起民心相通之桥
“汉语桥”自2002年创办以来,累计吸引160多个国家170多万人积极参与,每年受众上亿人次,为各国青少年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增进理解、发展友谊搭建了重要平台,充分彰显了语言互通之桥、理解互信之桥、文明互鉴之桥的独特魅力。
本次赛事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五洲汉风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协办。活动现场,中外嘉宾共同见证了语言与文化的深度交融,也期待未来更多青年通过“汉语桥”走向世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明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