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新闻
GENERAL NEWS
为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11月1日,自动化学院邀请了重庆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胡向东教授为学院教师开展了题为“传感器一流课程如何‘炼’成?”的线上教学讲座。教学副院长罗平老师,学院国家一流课程、省一流课程负责人,校教改项目负责人,及学院青年教师等七十余人参与了本次讲座。
胡向东教授结合《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国家一流课程建设,从课程的历史发展、教学理念、课程内涵建设和资源建设、教学方法与实践、课程思政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分享。他提到基于“大有可为”的工程人才赋能模式,强调老师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两端发力、双向奔赴的质量提升。并提出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列举了具体的课程思政案例。此次讲座,胡教授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向老师们呈现了国家一流课程的建设思路并分享了优秀经验,帮助老师拓宽了课程建设的思路,与会老师纷纷表示收获颇多。
此前为进一步增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共同发展,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先后来到自动化学院开展合作研讨和交流,分享互鉴,共提升、齐发展。
9月底,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熊余,副书记、副院长魏旻一行2人来自动化学院调研交流,自动化学院书记陈云、院长曹九稳、办公室主任孙珺、教科办主任黄越雯参加了研讨。陈云和曹九稳分别介绍了杭电自动化学院党建思政和学科建设方面的工作,熊余介绍了重邮自动化学院的总体情况,双方还在师资队伍、科研与社会服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平台基地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相互交流建设经验。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专业负责人王伟教授一行2人近期也来自动化学院开展交流研讨。生物医学工程学位点负责人刘红英,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范明及系主任孙芳芳、徐涛等参加了研讨会。刘红英对学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孙芳芳和徐涛介绍了自动化学院学生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等情况。双方围绕专业发展、教材建设、云课堂及实习基地共建等主题开展了自由交流和探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重庆邮电大学为“四邮四电”高校,7月份两校均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首届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共同参与签订了8所高校的“北京宣言”。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现代邮政学院与我校自动化学院多次开展对接交流,是两校在学院层面对“北京宣言”的具体落实,为自动化学院提供了宝贵的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也对自动化学院的党建思政、科学研究、专业建设及学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