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聚焦

IMPORTANT NEWS

2025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在亚运“神经中枢”,杭电“小青荷”助力每一块奖牌的诞生
作者:信息技术中心志愿服务团队 来源:​青春杭电 时间:2023-10-10

当田径、网球等亚运赛事在“大小莲花”万人瞩目时,利民河对岸的“玉琮”建筑(杭州亚运会总指挥部)中,也有一群“小青荷”在信息技术指挥中心为进行中的赛事默默服务着。每一项突破记录、每一块亚运奖牌的诞生,都有着他们的助力。

“就像是急救电话的接线员和调度员”

“您好,这里是ITCC呼叫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AGIS(亚运信息系统)专网是亚运会最重要的网络,是一张与其他网络隔离的竞赛专用网,亚运赛事的大事小事,如运动员注册、场馆监控、竞赛系统运转、工作台管控等,都要依赖这张网络。各竞赛及非竞赛场馆的AGIS专网与云上基础设施连接,构建为支撑整届杭州亚运会“从开村到闭村”全流程运转的“神经系统”。

信息技术指挥中心(ITCC)被称为杭州亚运会的“神经中枢”,在赛时为数十万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供数字办赛支撑,赛事运行中产生的数以百万计的实时数据和信息通过AGIS专网传输至此,进行计算、分析、展示,快速精准定位问题和需求,动态调度资源处置。

“就像是急救电话的接线员和调度员,”呼叫中心的志愿者们这样描述他们的工作,“接听到来自场馆反馈的AGIS相关故障或需求,需要在五分钟内定位问题、确定处置资源、完成工单调配,同时还需要常态化监控数十个场馆的工单运行情况,偶尔还需要安抚用户情绪。”

遇到可能影响赛事进行的工单时,志愿者们会有些紧张,“这类情况既要足够谨慎,又需要争分夺秒,要确保将事件对赛事进行的影响降到最低。ITCC的专家团队在我们正式上岗前对我们做了充分培训,带领我们熟悉了整个亚运会信息系统结构,对几十类上百项突发场景的预案做了演练,能够确保赛时处置的精准高效。”

“与整个成绩团队一起完成对亚运历史的记录”

30 个竞赛分项、47枚金牌、109393 条场馆侧赛事信息数据,这是9月27日赛事成绩发布类系统平稳处理的数据高峰。场馆数据在中央成绩系统通过自动化处理后,向官网、INFO等各大信息发布平台及时推送,并根据亚奥理事会要求同步至其系统。

然而,数据在生产、传输、解析过程中,仍然有产生异常的可能,尽管绝大部分异常都会被自动处理,为了保证公布数据的正确性、权威性,成绩质量保证(QA)志愿者仍需检查元数据、流水线、同步和展示中的潜在问题,ORP助理志愿者仍需核验亚奥理事会系统正确同步了中央成绩系统的数据。

(成绩团队与外籍成绩专家合影)

“ORP是由亚奥理事会派来的外籍官员,亚奥理事会的档案也均使用英文,这对工作的开展也是一个挑战,”ORP助理表示,“当然,这也将是一段难得的经历。”

在经历重重检验后,一项突破记录、一块亚运奖牌的数据才能被归档到亚奥理事会系统,作为权威记录和“亚运遗产”长期储存。

“成绩质量保证的工作看上去是相当枯燥的,因为绝大部分数据其实都准确无误,”QA志愿者坦言,“很多时候看得眼睛干涩疼痛,但我们却一丝不敢大意,因为我们正与整个成绩团队一起完成对亚运历史的记录。”

“专业素养、青年温度、杭电风采”

ITCC志愿工作,相当于ITCC智能系统的“安全网”,绝大多数时候系统都正常运行,但志愿者们的使命在于不漏掉任何潜在问题,与ITCC工作人员协力,确保赛事进行平稳有序、成绩发布权威高效。

“专业素养、青年温度、杭电风采”是ITCC志愿者们在ITCC誓师大会上的庄严承诺,也是过去22天亚运服务期的点滴践行。

(ITCC副指挥长施雄伟与志愿者们合影)

尽管这群杭电“小青荷”远离各个赛场和场馆,但他们的工作却助力了每一场赛事的精彩呈现。

(志愿者们离场时合影,身后是万人欢呼的“大小莲花”)

(杭州亚运会总指挥部MOC“玉琮”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