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SPOTLIGHT NEWS
4月7日晚,我国“两弹一星”核心研究专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全国科学大会奖、“最美浙江人”荣誉称号,81岁的陈国泉老师受邀在科技馆2楼报告厅开展了“学习百年党史、争做时代先锋”的专题讲座,带领师生们回忆那段原子弹研究的艰苦岁月,学院400余名师生党员现场聆听。
陈国泉结合自身在“两弹一星”研究中的所见所闻,运用大量一手资料,向师生党员们介绍了我国研发“两弹一星”的必要性,在研发过程中以钱学森、邓稼先等人为首的科学家们发挥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宣誓着我国以崭新的姿态傲立于世界的东方。
陈国泉还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工作的场景,周总理指示: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要艰苦奋斗、不怕吃苦,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将核武研究人的精神坚持下去。
陈国泉表示,人的一生短暂且渺小,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伟大的事情,要常怀感恩之心。自己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现在的强起来,这是伟大的、这是历史前所未有的。现在的美好生活要铭记伟大中国共产党的恩德,同学们在学习上,要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在思想上,要铭记20个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争做一个推动时代巨轮前进的有为青年。
讲座结束后,学生们排队和陈老师合影留恋。本次讲座陈国泉老师以自身的亲身经历,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这20个字的精神,也会深深的印入同学们的心灵。
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将邀请多名具有代表性的老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国家发展重大事件参与者,开展多场“学习百年党史、争做时代先锋”系列讲座。不断提升学院师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从而促进学院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