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MEDIA NEWS

2025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浙江24小时:科技企业开启“到大学抢人”模式,有企业甚至开着飞机去
作者: 来源:学校新闻部1 时间:2018-10-24

        (浙江24小时记者 郑琳 通讯员 叶璟 程振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各城市之间比拼的“抢人”大战颇惹人关注。不经意中,企业去高校校园抢人也成为热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内,正在发生“企业抢人大战”。

  

  有企业派飞机来校园“抢人”

  “以为10月份来杭电招人,不晚了,没想到我们需要的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毕业生被其它企业搂的七七八八了。要是早些来就好了!”中国航空工业昌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人事科科长李贵光对杭电招生就业处彭萌萌老师“抱怨”道。

  虽然是晚了,但这家期望多招人才加大研发力度的飞机制造公司,还是在杭电设了宣讲会。为了弥补“起晚失去时机”的损失,这家公司还放了大招,他们决定派自家研发的飞机去招聘高校表演飞行降落“主动吆喝”,“没办法,现在企业都去高校抢人,不出大招,招人会很难!”李贵光告诉记者。

  “经历过史上最难就业年、更难就业年,以往就业季,高校就业部门总是频频出访,希望优质企业多增加招录名额。最近几年高校欣喜地看到企业高密度来访,希望学校能帮他们吸引优质生源,而且企业进校招聘越来越早,同时周边高校毕业生来杭电蹭招聘的越来越多。特别是今年,幸福来的比往年更猛烈了一些。这不仅是毕业生的幸福,也是国家经济良好发展态势的体现。”杭电招生就业处处长陆向华说。

  大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今年秋季招聘期间,杭电将举办超过500场宣讲会,较去年增加60%以上。近50%招聘单位是IT行业企业,55%的单位来自杭州,也有为数不少的来自上海、北京和深圳的企业。目前杭电新版就业网运行一年多以来,共有注册企业6000余家,宣讲会浏览量突破300万,浏览量较去年同期提高70%。”彭萌萌老师给出了更直观的描述,“这么说吧,去年我们每天平均安排企业宣讲会6-7场,今年秋招高峰期达每天14场,有时还要不得不临时加场。即使是以春招为主的企业,也不想错过秋招的宣传机会,纷纷走入高校宣讲。”

  到底是杭电毕业生受欢迎,还是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受市场热捧呢?记者也纳闷。全国高校就业平台覆盖度最高的云研云就业平台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根据云就业平台数据,全国有通信工程专业的高校,今年1月到9月企业进校提供的

  职位数相比往年全年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像沈阳工业大学去年全年企业提供职位6303个,今年前9个月就达到了11668个,增长了85.12%。武汉工程大学增长率达31.35%,昆明理工大学增长率达到23.36%。同时,企业进驻大学开宣讲会的数量大幅增加。像昆明理工大学,今年前9个月企业宣讲会827个,相比去年全年的555个,同期增加了98.68%。沈阳工程学院增长率达到了97.50%,湘潭大学增长率也达到56.80%。“企业到校园抢人的大军来了。”不少大学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表示。

  “校园宣讲会肯定还要开,但来的毕业生却是越来越少,各种公司都来校园抢信息人才,宣讲会多了,人也被稀释了。”来杭电校招人的三维通信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魏瑾说。

  

  政策利好加新旧动能转换,造成“抢人潮”

  因为服务的大学很多,云就业平台负责人孙柏最有感触。“今年企业去高校抢人比往年来得早了一些。有些行业龙头大公司暑假就已经进入招人目标学校,招实习生早下手为强。”据孙柏介绍,长沙理工大学今年9月3日一开学,企业就掀起了校园抢人大战,“据我观察,各行业新旧产能转换,对创新人才需求量加大,企业进校园抢人将成为城市抢人现象的升级版。”

  “说实话,企业去校园抢人,也反映出社会人才需求结构性的情况。据我所知,一些办学特色不够鲜明的地方学院,很多本科生就毕业首先想的还是考研考公务员,现在还有95后慢就业的趋势。而杭电这样的电子信息办学特色明显的高校,毕业生被疯抢也是得益于国家政策利好和新旧动能转换的红利。”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畴镛教授分析道。

  “我们国家正在致力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而且浙江省是国务院批复首个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2017年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提出要深化“数字浙江”建设。“目前杭州又提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而且众多国内著名互联网公司都在杭州。主打电子信息特色的杭电可谓上接天时,下接地气,培养出的信息人才被企业疯抢也是意料之中。”陈畴镛说。

  政策利好的加持,也反映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讲话中。在今年6月29日召开的浙江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车俊就说,“集中财力支持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和之江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而在7月24日召开的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大会上,省长袁家军表示要“大力支持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加强数字经济相关学科建设”。 “杭电培养的人才得到社会特别是企业认可是好事,我们显然还有更重要的使命要实现。”杭电党委书记王兴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无比淡定的中国四大银行也参加到到杭电这样的学校抢人行列中来。“现在银行压力也很大,我们要更加面向市场,加大研发力度,提供更有吸引力的金融产品。抢人才,也是银行转型升级所需。”某四大银行招聘经理来杭电招信息人才时表示:“服务总行金融科技战略,我们需要为金融工作服务的科技人才,即保障我们金融科技系统工作的专家,还有就是有科技类专业学习背景,转型学习金融业务后,融汇贯通的复合型人才,是链接科技时代客户需求和我们金融机构的桥梁。”

  陈畴镛教授还注意到一些传统大型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人才需求增加红利。“据我了解,像传化,本来是做化工的,生产洗洁液、肥皂等,现在布局智能物流,设立创新事业部,还有已有产业的数字化,这些都意味着要到高校招人,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增量实在是太大了。”

  杭电今年校招的新气象确实验证了陈畴镛的判断。国内房产公司巨头碧桂园今年来杭电招人,这是有史以来的首次。“这是新变化,我们这样的电子信息大学和房产公司有什么关联呢?原来,碧桂园在佛山布局研发中心,大量需要信息研发人员,所以才跨省来杭电抢人。我们估计,会有越来越多过去想不到的企业来杭电招人。新旧动能转化催逼人啊。”陆向华感叹道。

  

  “被抢”固然好,也要为未来培养人才

  “高校培养的人才被企业抢,其中有国家政策、形势变化、区位优势、办学定位等元素,我们认为,这也与杭电一直以来注重练好电子信息特色大学的内功有关。”杭电校长朱泽飞对记者说。

  国内三大安防巨头之一的宇视科技招聘经理樊周依女士认为,杭电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高、上手时间快,“他们使用的语言都比较前沿,和企业语言差不多是一样的,这很重要。这或许与这所学校注重实验能力培养、狠抓竞赛、给学生创造各种实习机会有关吧。企业到高校疯抢人才,是建立在人才能用能久用的基础之上的。”

  浙大中控是中国领先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该公司人力资源经理王斌分析,现在企业抢人,抢的是“对企业有用的人”,很多大科技公司并不是很看重具体专业,大工科、大理科基础能力强的学生就很受欢迎,“杭电有一半学生都参加过竞赛,而且他们的专业交叉复合培养人才很见成效,这样的毕业生在企业适应能力强,就是俗话说的拿来好用。”

  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长期研究高等教育的学者肖纲领认为,随着“双一流”建设计划和“分类发展”理念的提出,高等教育从整齐划一的发展模式转向特色办学、分类评价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求高校明确办学理念,在理论型和应用型高校、综合性与多科性高校方面找准定位,并据此打造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与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同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等相关文件的出台,要求高等院校从“关门办学”走向“开放办学”,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区域面向和社会服务功能,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这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产业升级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杭电是依托行业办学的,我们紧跟国家社会发展趋势,打造服从国家和省战略的专业群和重大平台,形成对接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我们的学生受到企业热捧,这是前些年紧随国家和地方政策形势潜心练好内功的结果。比如我们就曾迎着压力依据大数据分析砍掉部分相对低效,不太能突出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专业,进一步突出了学校的优势专业建设。面对企业到高校抢人的现象,我们一方面要坚持自己在人才培养上重创新实践能力、专业复合提高人才适应性等方面的经验优势,另一反面我们也要冷静思考,大学不仅是为当下培养即拿即用人才,还要为未来培养人才,所以我们要在拓展学生视界、培养能在十年后二十年后脱颖而出的学生上下功夫。”杭电校长朱泽飞说。

  肖纲领同时表示,企业进高校“抢人”的做法,相较于高校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就业难而言,体现出高校依据高等教育办学规律,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成效。当然,对于这种特殊行业及学科的“抢人”现象,高校也应注意其背后可能存在的短期人才结构性短缺因素,从而以更为扎实的办学态度,培养专兼结合的特色性、复合型人才,确保学生就业好的同时,发展后劲足,进而形成学校人才培养与办学声誉的正向循环。2018年10月18日浙江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