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MEDIA NEWS
导读:当历史厚重的会计与朝气蓬勃的互联网技术融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当财务的工作平台应用了云计算,是否就算升上了云端?当财务云出现,会计人是该绝望地仰视,还是去找寻自己的翅膀?
11月25日的钱江之畔,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场名为“首届中国财务云高峰论坛”的研讨活动,试图拨开财务云这一新生事物的“云山雾罩”,寻一片云开月明。
“技术驱动转型,交叉融合创新”,就像此次论坛的主题一样,科技的进步让会计与云技术交叉融合,形成了全新的形态,也给业界带来全新的课题。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的未来,而云计算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与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介绍说,当今世界最强大的企业都在进行互联网化,就连美国通用公司这样“根正苗红”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也正在寻求数字化转型。
在全新的形势下,与经济活动伴生的会计也需要全新的应变。
“财务云已经来到我们身边,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固执地拒绝它。”财政部会计司司长高一斌在上个月参加了国际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会议,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讨论科技发展对会计的影响,全球顶尖的会计界人士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技术对会计报告有用性形成的冲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会计和其他业务管理活动日益深入融合,会计边界、职能定位变得模糊;随着信息技术日益普及,智能技术出现,一笔交易产生的原始凭证可以直接生成报表,不需要通过记账等程序,传统的会计循环怎么办?随着智能会计的出现,未来10到30年,人工智能将取代基础会计行业,2200万会计人员怎么办?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公司随时披露信息成为可能,会计分期怎么办?……
“‘大智移云’(即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时代,财务转型势在必行。”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务部副主任张庆龙说,云计算让会计工作从手工记账升级为云会计,可以形成财务共享中心以及其他会计众包模式,也让会计能够从经济活动的后端移动到前端。
“流程再造是财务转型的核心。财务管理工作要由核算型财务向业务型财务和战略型财务转型,将财务人员从传统的简单、重复、低附加值的会计核算中解放出来,实现业务与财务的融合。”他说。
业财融合在会计上最突出的表现便是管理会计的兴起。包括财务“云模式”在内的新技术的发展,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不少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云服务的理念,将会计信息功能延伸到信息管理、税务管理、管理咨询、企业诊断等等领域,实现了传统会计与新技术的融合。
“我们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推进管理会计,将其作为会计工作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高一斌说。
当新的会计技术与应用模式兴盛,“人”的因素其实更加关键。一方面,财务云技术将取代大量从事基础财务会计工作的人员;另一方面,企业需要一大批懂业务、会管理、熟悉新技术的管理会计人员。
作为老牌电子信息技术院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在财务云技术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院在今年1月份成立了财务云服务研究院,致力于搭建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在论坛活动当天,“财务云服务体验中心”也在该研究院挂牌。
财务云正冉冉升起,业界不妨各显神通,让会计先飞一会儿。2017年12月1日中国会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