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MEDIA NEWS
浙江在线杭州12月8日讯(见习记者 李爱红 通讯员 陈超)2017年已接近尾声,但各大高校招聘会的热度依然不减。12月6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推出首场“互联网+”大型招聘会。此次招聘会运用网络技术,依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就业云平台和就业大数据,实现网络、手机微信和传统招聘场馆三平台同步开放、多元招聘。
学生无需携带纸质简历,只需拿出手机来“扫一扫”,即可锁定心仪单位并能将电子简历准确送达对方;单位无需现场摆摊,就能精准接收目标学校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简历筛选和笔试面试通知发送,实现企业和学生线上智能匹配、线下精准对接。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徐江荣告诉记者:“采用“互联网+”的新型招聘模式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企业和学生的联系更方便、更快捷。”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不少外校的应届毕业生也前来参加。“我是在校园招聘网站上知道这里有招聘会的,所以就来了。”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研三的张同学告诉记者,“虽然我读了研究生,但这个学历并没有为我找工作提供多大帮助,可能因为我是学UI的,企业更加看重实践经验吧,目前还没有收到一个offer,只有一个企业在二面中。”
“同学,你是学哪个专业的?”“同学,让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我们企业的情况”。记者发现,相比学生的张望态度,企业显得更加积极主动。“从招聘会1:30开始到现在一个小时了,我们只收到10份简历”某IT企业人事负责人江女士说,“我们的招聘工作还是很有压力的,现在的毕业生对企业福利、工作环境,特别是起薪要求较高,而且不够稳定,有的学生第一天刚办了入职,第二天不声不响就不来了,电话都打不通。”
频繁跳槽是毕业生找工作普遍存在的现象,对此,浙江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丁松泉认为:“从学生层面来讲,最好是在一个企业一个岗位上坚持3年,如果3年企业不能带给你更好的发展,再走不迟。3年能让你对某个领域的认识相对成熟,否则之前的跳槽都属于底层次的跳槽,有的同学甚至为了几百块钱的差距跳槽,我认为是没有意义的。”
职业指导师杨荣辉也持类似的观点,“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应该高一点,找准职业定位,做好长远的职业规划,关注自身的学习和成长,而不是纠结于眼前的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因素。工作的前五年应该以稳定为第一诉求,不要经常跳槽,至少做满一个合同期。”
本次招聘会线下吸引了包括中电海康集团、浙江大华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浙大中控等招聘企业在内的近400家企业和省内外高校5000多名毕业生参加,线上参与招聘企业380多家,学生通过云就业平台投递电子简历2000多份。2017年12月8日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