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MEDIA NEWS
中国网浪潮资讯 “到2022年,信息安全人才需求可能过百万。”在9月23日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举行的第四届“问鼎杯”全国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技能大赛暨网络安全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伍军表示,信息安全人才连续几年一直被列为最急需的人才之一。信息安全人才的巨大需求该如何满足?
随着信息社会不断演化,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社交网络把所有人、机构和物连接在一起,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无处不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焦点摄影社 供)
伍军认为,虽然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将网络空间安全上升到了国家战略,但中国对网络安全人才存在巨大的需求。截至目前,中国116所设置信息安全类相关本科专业的高校“已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数量不足10万,离我国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量70多万差距巨大”,伍军说,随着各领域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各行各业对于网络空间安全会更加重视,网络安全领域的各层次人才需求将会更加紧迫。
而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培养具有网络安全综合工程技能、系统的科研和学习能力、复杂问题处理能力,并具备责任感和领导力的多元化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伍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焦点摄影社 供)
伍军认为,目前国内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所需要解决的最紧迫的两个问题是,如何消除教育界与产业界供需对接的偏差,以及如何建立发现和培养网络空间安全奇才和专才的体系。
针对这一看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安全系主任、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副所长李舟军也表示认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安全系主任、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副所长李舟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焦点摄影社 供)
在李舟军看来,以往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成长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科班出身、基础理论坚实的学院派,而另类则是自学成才、实战经验丰富、成果丰硕的“江湖派”,随着网络攻击的日益激烈,无论是学院派还是“江湖派”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一方面,“实践经验和实战经验的师资严重短缺,学院派的培养周期越来越长”,另一方面,“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江湖派’成才的门槛也越来越高”。
李舟军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采用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以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兴趣的培养。
“‘江湖派’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安全技术有狂热兴趣,并善于利用发达的互联网学到其所需的东西。”李舟军表示,激发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提供条件去鼓励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发现兴趣、修炼专业技能,最终实现自我价值,“举办赛事就是一个好办法”。
伍军表示,与培养人才同样重要的,是建设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人才。“我们说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匮乏,相关领域的师资力量也非常匮乏……”伍军认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基础创新阶段、全面研究阶段和新产品开发的阶段,这三个阶段对于师资主体人员的要求不一样,“第一个阶段需要基础研究型教师,第二个阶段需要科研型教师,而第三个阶段需要工程型教师”,而第三类教师在高校非常匮乏,因此就需要一套完善的产学研体系。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浙江保密学院执行院长吴铤介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很早就开始与360企业安全集团、安恒科技、浙江乾冠信息安全研究院等信息安全企业展开校企合作,不仅安排学生前往这些企业实习,还要请企业的网络安全专家走进校园给学生上课。今年9月18日举行的2017浙江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中共浙江省委网信办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筹建网络空间研究院,这个研究院也将致力于从事人才培养、科研开发、安全服务等多项工作。
近年来,国家对于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高度重视。2016年6月,中央网信办、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意见》,提出加快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和院系建设、创新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等八项要求。
作为2017浙江网络安全宣传周重要活动的第四届“问鼎杯”全国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技能大赛暨网络安全论坛,旨在探索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选拔新机制,掀起学习网络空间安全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技能的新热潮。
中共浙江省委网信办副主任马晓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焦点摄影社 供)
中共浙江省委网信办副主任马晓军在致辞中表示,省委网信办将进一步强化政校企合作,推进网络安全学院、学科建设,建设网络安全攻防靶场和实训基地,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进一步加大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人才评价激励体系,营造用人留人的良好环境,让人才冒得出、进得来、留得下、干得好,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四届“问鼎杯”全国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技能大赛暨网络安全论坛由中共浙江省委网信办、浙江省教育厅主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承办,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国家保密局、杭州市国家保密局等单位指导,中国网作为媒体支持参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吕金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焦点摄影社 供)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发展创新中心研究员罗向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焦点摄影社 供)
中国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所所长、天津大学法学院互联网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秦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焦点摄影社 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吕金海等致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发展创新中心研究员罗向阳、中国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所所长、天津大学法学院互联网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秦安等发表主旨演讲。2017年9月23日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