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新闻

GENERAL NEWS

2025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播种科技圣火 服务绿色航线----理学院社会实践纪实
作者: 来源:未知 时间:2004-07-11

在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科技文化优势,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主旨引导下,在校团委、学院领导的大力关怀下,在开化县农村工作办公室、华埠镇镇政府帮助与支持下,本着“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院理学院“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开化行”社会实践小分队出发了。今年的主题是:播种科技圣火、服务绿色航线。

情系青山绿水 责任在我心中

七月四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赴开化县华埠镇实践小分队如期抵达实践基地当地镇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领导热情接待了队员们并简要介绍了开化县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运行情况。

据农办领导介绍虽然开化县在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有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农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但是长期以来集体经济不发展,公益福利事业难开展,村干部误工工资报酬难兑现,导致开化县在全省各县市经济发展中处于中下水平。近年来当地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分析本地优势,立足村情,扬长避短,发挥本地优势,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依托“一片青 山绿水,一硅飞上蓝天,一叶飘洋过海,一举震惊世界,一雕雕出乾坤”的“五一”特色,推动开化县整体经济的全面发展。

队员们认真聆听了农办领导的介绍并作了祥细的笔记,从中切身了解到开化县的发展现状和广大农村基础干部壮大县集体经济的迫切愿望和要求,更深切体会到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当代农村经济的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携手共建犁铧春天

七月五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与开化县华埠镇镇政府举行签授仪式及座谈会。开化县农村工作办公室、华埠镇领导、学院分团委书记及小分队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仪式及谈谈。

双方本着服务社会、相互支持、诚实协作的原则,共同签订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书,由此建立了理学院“大学生农村实践基地”第一站。协议内容主要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发挥人才资源优势,运用大学生专业知识,提供科技、文化、卫生志愿服务等内容展开。座谈会上,双方共同制定了活动内容,包括实地调研绿化苗木基地、食用菌培养基地、开化龙顶荼生产基地及养猪场;参观当地外商投资企业及福利性组织;走访当地示范村、发放亲手制作的种植、养殖新技术宣传资料等。

大学生们感慨万千,共同向该地政府、农村民间流通组织及农民介倡议进一步发挥科技的力量,大力开展“良种”工程、“引进”工程、“智力工程”等建设,构建科技扶贫制度体系。并表示一定会珍惜和把握这一机会,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了解自我、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

          实地调研看华埠

七月六日,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们在华埠进行实地调研。虽然酷暑难挡,队员们却依然兴致高昂。

在华埠镇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小分队首先来到作为该地支柱产业“开化龙顶”生产基地。据了解,龙顶荼种植在山顶上,具有规模大、质量高、口味新等特点,是中国唯一一家打破绿色贸易壁垒、打入欧美市场的绿色产品。望着呈现在眼前的绿色荼海及满山遍野传来的阵阵荼香,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们都为此陶醉了。随后,小分队成员又相继去了绿化苗木基地、食用菌培养基地和养猪场,深入了解其种植、培养的新技术、新方法,并与农户们共同探讨了互联网的作用,为他们带去了农业最新动态。

当然,最令队员们感触的是现今农村政府专门开辟的以“三保一技”为重点的“万名农民素质工程” 的运行现状及“农技110”和主要为民服务项目,为此大学生们也针对性地对“万名农民素质工程” 的运行提出自己的设想,并对“农技110”的网页进行改善和维护。

         架起城乡沟通桥梁

七月七日,实践活动从走访华埠镇金星村开始,据介绍,该村是华埠镇、甚至整个开化县的示范村。走进金星村,只见一幢幢构造精制、粉刷一新的小洋房座落在一片青山绿水中,除此之外,给队员们最深的印象是安静,路上几乎没有村民走动的身影,从村长口中得知,这里的村民以勤劳著称,白天都在荼园里忙碌。

幸好有村长的事先安排,小分队成员走访了几家农户。在与纯朴的农民们诚恳交流的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该村农民基本上以种植荼叶为主,年收入一般可达三到十万,他们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比较满意。更让人赞叹不已的是,在这里村干部们非常注重农民的素质培养,现建有村图书馆和电脑室。在调查交流中,队员们得知镇“农技110”对农民了解信息、技术方面帮助很大,真正起到了信息桥梁作用。交流的同时,大学生们发放了精心制作的宣传册,意旨向农户提供有关种植培养花卉苗木、养殖家畜的新技术、新信息,并向他们提出了作为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和想法。

一天的走访活动结束了,大家脸上写满了疲惫,然而疲惫之外,却是收获颇丰。在实践中,队员们锻炼了意志,提高了实践能力,更体会到科技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更触动了我们担负起播种科技圣火、服务绿色航线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