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聚焦

IMPORTANT NEWS

2025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我校机电学院一项目通过专家评审验收
作者: 来源:未知 时间:2003-10-31

“LAMOST项目圆顶内热分析和冷却方案分析”项目验收专家评审会于二00三年十月十二日(星期日)在北京国家天文台举行。参加会议的评审专家有:魏建彦研究员、赵永恒研究员、李颀研究员、姚正秋研究员和蔡贤德高工等。

圆顶视宁度是保证天文观测质量与精度的重要条件,而影响视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温度梯度,因此本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对LAMOST圆顶的热分析与仿真,提出有效的冷却方案,从而达到改善视宁度的要求。国际天文界对这项技术一直十分重视,但由于研究难度较大,突破性进展尚少。

我校机电分院光机电研究所承接了该项目,在学校和分院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课题组通过申请学校科研经费购买了国际上知名的热分析专用软件icepak。通过运用icepak对LAMOST圆顶进行了深入的热流场分析和数值计算,研究了温度梯度的分布,提出了有效的致冷方案,并严格地控制了光路横截面上最大温差小于1ºC。同时配合南京天文光学研究所多次在兴隆观测站2.16米望远镜圆顶内进行温度实测,从而获得了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观测资料对热分析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计算和分析的边界条件。项目组运用数值仿真对LAMOST项目组就改善视宁度提出的各种方案设想及多种技术措施进行了充分的数值分析与论证,最终提出了LAMOST圆顶内冷却方案及有益于圆顶工程设计的思路、优化方案和建议。为改善视宁度摸索出有应用价值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这些较细致深入的工作在国内尚属首次。

在评审会上,我校施浒立教授首先介绍了项目的开展情况,陈志平副教授作了详细的计算、分析及取得的研究结果的报告。专家们认真阅读了研究报告,进行了仔细的审查、提问和热烈的讨论。认为测量和计算结果是正确可信的,所得结论符合实际,此项工作对LAMOST项目改善视宁度的工作很有参考和实用价值。同时,与会专家们高度评价了此项工作的科学意义,希望南京天文光学研究所与我校一起联合更多专家,继续努力,更深入地开展视宁度的研究工作。并建议结合国家天文台2.16米圆顶的实例继续探索,通过数值计算、实验和验证,达到改善2.16米望远镜的圆顶视宁度的目的,从而使视宁度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入与提高。并希望这一研究工作对LAMOST、青藏高原选址等项目有参考和应用价值。

最后,专家们一致认同我校与南京天文光学研究所合作已圆满完成了LAMOST工程组委托的研究任务,LAMOST项目组同意进行验收。

(李蓉、吴宅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