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叶璟)今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拨出100万专款设立新生助学金,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和高考成绩,为大一贫困新生提供全额或半额助学金,学生一入学就可领到最高1万元的助学金。
 
  学校学工部负责人表示,杭电在浙江省高校中首设新生助学金,每年至少提供100万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资助贫困新生,帮助他们解决入学后学费、住宿费、生活费问题。
 
  以往贫困新生进校时,大都通过“绿色通道”,以申请延缓交付学费、住宿费的方式先入学后筹钱,虽然进校后学生可通过勤工助学、奖学金、助学金等筹措学费和生活费,但这部分资金的认定和发放有一定的时间要求,对部分家庭确实相当困难的学生来说,第一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的压力还是相当大的。
 
  新生助学金的设立就是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期”,学生可凭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向学校申请新生助学金,学校将在开学一周内完成助学金发放工作,该校平均学费为4500元,住宿费1500元,以此计算,贫困学生还能拥有近5000元左右的生活费,一年的生活基本可得到保障,学生和家长不必再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直重视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构建了完善的资助体系。
 
  2009年,学校率先在浙江省高校建立了助困教育券制度。该制度首先面向毕业班学生实行,贫困生可申请助困教育券,有针对性地参加各类培训,为自己的成功就业增加砝码。
 
  学校也改革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式,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学生资助新模式。从2006年起,勤工助学成为该校发放助学金的唯一途径,学生得到的所有资助,都必须通过劳动才能换取。哪怕是国家助学金,学生也要完成一定的义工工时才能获得。
 
  同时,勤工助学岗位首先面向贫困生招收,保证每一位贫困生都能申请到合适的岗位。近年来学校每年发放巨额资助经费,未收到一起投诉。
 
  该校校长薛安克表示,“以学生为本,助学生成才”本就是高校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高校各项举措的“内核”。
 
  杭电有一个基本理念,贫困生资助工作不再是足球运动,只注重大局、群体就够了,更应该是乒乓球运动,更多的要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实际。设立新生助学金制度的目地,就是在第一时间启动资助体系,为家庭贫困学生解除后顾之忧,使其享受平等入学、公平教育的权力。
 
  据悉,杭电明年将进一步推进新生助学金制度,明年开始,资助制度将写进招生章程,同时,贫困生认定和助学金发放工作将提前到学生入学前完成。
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