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叶璟)近日,第35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总决赛(简称ICPC)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落下帷幕。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胡浩、王晓立、仲立华组成的代表队,凭借全场最快解出E题的优异表现,获得UPE单项奖,这是杭电学生第一次登上ACM全球总决赛领奖台。
这几天,胡浩把自己的QQ签名改成了“精彩不亮丽,起落是无常”来总结自己的这美国之行,作为一个只有大三的男孩子,他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淡定。这已经是胡浩第二次闯入ACM全球总决赛了,2009年11月,胡浩和队友组成的参赛队,在第34届ACM竞赛亚洲区预选赛哈尔滨赛区获得金牌,位列省属高校第一,之后的ACM月赛,胡浩又拿了单人赛的第一,于是还只有大二的胡浩就和队友们第一次闯入了ACM全球总决赛,虽然那时他还是整个杭电ACM集训队里老幺,但用他队友的话来说,他是队伍里绝对的领袖和主角。
胡浩刚进入大学时,学院给大一新生介绍了ACM大赛,胡浩对ACM的狂热由此而生。在他的博客中,所有的文章都与ACM有关,唯一的一篇例外是他摘录了比尔·盖茨的一段话,“我很幸远,年纪轻轻就发现我的兴趣,而且令我如此着迷,至今仍是如此。”胡浩在后面用红色也写了一段话“我也同样幸运,稍微晚了点,不过我能用勤奋来弥补”。
胡浩说:“高中的时候,学校没有信息学,我什么都不懂,只是单纯地对这件事感兴趣。”为了能够进入学校的ACM集训队,他开始埋头做题。学校不准大一新生带电脑,胡浩就去网吧做题,经常连续好几个晚上通宵。
网吧里都是沉静在游戏世界的玩家,吵闹声、叫喊声此起彼伏的,在这样的环境中,胡浩却进入自己的编程世界,“刚接触ACM就像着了魔似的,每解开一道题目就像游戏通了一个关,越来越来劲”胡浩说。
就这样,胡浩花了40多天的时间,完成了学校ACM网站上的150道程序设计题,用他自己的话说是“RP(人品)值爆发”。沉浸在ACM世界里胡浩能忘记了吃饭,忘记了所有的事情,一次与朋友约好了出门玩,临出门时突然看到了一道ACM题目,于是朋友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这样事情多了,朋友也就见怪不怪了。
胡浩的QQ空间、博客,篇篇日志不离ACM,每参加完一项比赛就总结一次,“真的是做题做到欲罢不能了,上瘾了,戒也戒不掉。”这样的痴迷状态,以至于胡浩晚上睡觉做梦都围绕着ACM这个主题。这是他在QQ空间里的一篇日志:“昨天睡觉的时候做噩梦了,梦到我向自己喜欢的女孩子表白。结果她给我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她说她喜欢楼天成……”楼天成是胡浩心目中的偶像,杭州人,中国大学生编程第一人。
第一次闯入ACM全球总决赛,胡浩和同学们没有什么特别的斩获,不过那次的经历让这个只有大二的男孩子更有了冲劲,于是一年后他带领团队凭借在天津赛区学校排名第6的金牌成绩在此闯入ACM全球总局赛。
被誉为“计算机领域奥林匹克竞赛”的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长、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国际级计算机类赛事。该项竞赛由国际计算机界历史悠久、颇具权威性的组织ACM学会即美国计算机协会主办,比赛由各大学以3人组队形式参赛,每队只能使用1台电脑,在5个小时内用C、C++或Java中的任意一种程序语言编写程序,解决11个问题,最后的获胜者为正确解答题目最多且总用时最少的队伍。
第35届ACM/ICPC总决赛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举行,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5支队伍的300余名选手汇聚于此比拼才智,这些参赛队从来自全世界88个国家的2070所大学的8305支队伍中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晋级世界总决赛。搜狐网2011年6月7日http://roll.sohu.com/20110607/n3095174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