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电“蛋糕帝”正在做小蛋糕 |
| ||
|
差不多半个月前,因为一段网络视频,下沙大学城里诞生了一个“明星”一个在校门口卖小蛋糕“蛋糕帝”。说他是“明星”,确实有点“明星范儿”,受学生追捧,初中还未毕业的他,上周四,竟然被大学生请去做讲座,整个教室挤满人(详见时报12月10日A13版的报道)。
其实,他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只知道他姓楼,浙江人,在校门口靠无证贩卖小蛋糕维持生计。
昨天,记者实地探访“蛋糕帝”,寻找受大学生欢迎的真实原因,发现他在叫卖蛋糕的同时,传递着“小蛋糕”精神及民间的营销艺术。
名声横扫了杭电校内外
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从学生至保安、保洁员,问到“杭电小蛋糕”,肯定人人都知道。遇上热情一点的,还会得到好心指点:“喏,你要去生活区南一门,卖蛋糕的三轮车就停在报刊亭旁。”
“最近,你上网输入‘杭电小蛋糕’,就能搜出很多信息来。”杭电的一位保安说,那个小蛋糕味道不错,他经常买来吃,价格便宜,3块钱一袋。可红得也太快了吧!
走到报刊亭,没见有卖小蛋糕的摊。“一般下午3点左右会来,如果这个点不出现,那就不来了。最近,城管管得严,而且他现在有名了,时常会不出现。”一旁卖水果、烘玉米的摊主们很热心地说。
玉米摊主想不通,小蛋糕在下沙卖了四五年,而且在下沙多所高校门口都有卖,怎么最近那么红呢?
一位姓李的学生说,卖蛋糕的男人,去年就在杭电生活区南一门做生意。但真正走红也就是近期。“不知道哪个同学把他卖蛋糕时的叫卖整理成语录放到网上。最近,杭电家园论坛上出现一则投票帖,如果请卖小蛋糕的人来做讲座,有多少人愿意去听?结果同学们都感兴趣,就促成了上周四的讲座。”
无独有偶,就在网上热络投票时,一名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新闻作业,去采访了“蛋糕帝”,并把视频放上了网络。
小蛋糕红火卖麻花的郁闷
差不多下午2:30左右,报刊亭旁出现了一辆小三轮车。骑车的男人,身高1.7米左右,微胖,脖子上挂着一个皮包。这就是眼下赫赫有名的“蛋糕帝”!车刚到,就被两三个同学“包围”了。
三轮车上摆的东西很简单,一个不锈钢大桶里盛满了调和好的面粉,两个已生了火的煤炉上摆放着两个做小蛋糕的模具。
两三分钟后,他将一个个已熟了如星星状的蛋糕倒在一个搪瓷盆上,然后装袋收钱。整个过程中,“蛋糕帝”很淡定,一边利索地干着,眼睛还不断地两边“瞟”看是否有城管来。
“老板,‘小蛋糕,世界500强’的广告语,快喊起来!”有位女学生在旁边说,“蛋糕帝”却呵呵一笑,“到时一喊,城管就真来了。等晚上再喊。”
“蛋糕帝”的出现,一下子让周围卖麻花的摊位没了生意。老板很郁闷,也开始吆喝:“卖麻花喽!”
想做“正规军”却很难
有学生问他,做蛋糕用的材料是不是好材料,他拍拍胸脯保证:“都是正规的合格产品,你们可以去查。多年来原材料涨价,我却不涨价,就是给学生优惠,我图的就是薄利多销。生意好的时候,我一天也能挣好几百块。”
既然生意好,有没有想过找个店铺,不用再边做蛋糕边张望担心城管“空降”,然后把小蛋糕做大?面对这个人生规划的问题,“蛋糕帝”似乎很豁达,“如果容易的话,我会不想?”
“蛋糕帝”说,这几年,他与城管队员一直在打“游击战”,担惊受怕地做生意,其实也想过去找店铺,可是,地段好的店铺租金太贵,关键还要有关系才能租到。“我一个外来打工的,哪里去搞这样的店铺?”
说起把小蛋糕当做大事业来做,“蛋糕帝”的语气一下子又欢快了。“小蛋糕一年只卖四五个月,天热后就卖其他东西。怕学生吃厌,我也在不断地研发新口味,比如说,以后有巧克力味、草莓味,没有新口味,肯定做不长。”
学生说买蛋糕还买了快乐
站了10多分钟,客源一直没有停过,学生一买就是两三袋。记者好奇,莫非味道很好?买了一袋尝尝,没有觉得哪里特别好吃。
“你以为真是为了味道?其实是买快乐!”好几位女同学哧哧笑了,为什么让他喊几句广告语,主要是听到后觉得带劲,整个人都很快乐。“上周四,我也去听了他的讲座,相当给力!真的佩服他的‘小蛋糕’精神。大家喜欢他,还因为他好说话,没零钱时还能赊账。”
一位姓郭的女同学说,“蛋糕帝”其貌不扬,却有着一股很强的草根精神,值得大学生学习。“他说今年31岁,初二时因家庭贫困辍学,四处打工碰壁后,偶然在绍兴街头看到人家在卖这种小蛋糕,花钱买了一份觉得味道不错,突然就有了卖蛋糕的想法。通过朋友得到了制作配方,并改良了口味。”
有个同学突然插嘴:“他那天来学校讲座,在二楼的教室,三楼是清华大学一个教授关于管理学的讲座,结果,三楼的同学纷纷‘翘’教授的课来捧他的场。教室里进不去,走廊上也是学生,有个男生还爬窗听。”
专家:
这是一种成功的营销方式
“他的出名,在于使用了民间营销智慧。这个人做营销,肯定不错。”浙江工商大学市场营销系副主任范钧,在专门上网搜索了“蛋糕帝”的相关资料后说。老北京茶馆的经典,就在于会吆喝、会拉拢老顾客、会与顾客寒暄,拉近与顾客的距离。
范钧说,营销中最讲究的就是吸引顾客,有的人选择别出心裁的广告语、有的人选择促销手段等,最终评价的标准,就是看吸引的顾客多不多。在其他无证摊贩默默不语的销售中,“蛋糕帝”却使出叫卖的方式鹤立鸡群。
“他吆喝的方式其实没多大的技术含量,但是却对那些喜欢新奇事物的学生管用。为什么?在实行商家店铺化后,很少有商家还会像在街头那样叫卖了!”范钧说,一方面是考虑防噪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降低档次,哪有装修不错的店还拿着大喇叭喊的。
恰恰也是因为店铺化,才使得大家更怀念这种草根的摊位,大家可以围着老板转,零距离无障碍。在消费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也是大排档式的摊位回归的原因之一。
有了名声应该往长远考虑
“蛋糕帝”的名声远播,肯定让小摊贩们羡慕。
“以他现在的名气,完全可以把小蛋糕做大、做强。他憨厚老实的形象,加上现在的名气,就是一个不错的商标。他可以先去注册一个商标,然后努力研发小蛋糕的口味,并且把包装袋设计一番,有着鲜明的特色,例如把网上学生整理的语录都印上去,一看就知道是他家的产品。”范钧说,这些做法,当然是要基于找个店铺、做个合法商人的基础上。
经常进出学校,也知道无证摊贩们找个生意好、摊位费便宜的摊位不易,范钧认为,这并不代表着要做学生生意就只能做无证摊贩。“像卖小蛋糕,是不是可以考虑与学校奶茶店合作呢?都是销售食品,营业范围相同,应该不难。”2010年12月14日网易http://news.163.com/10/1214/01/6NR1LHN700014A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