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两点,“全国主流媒体2010年浙江高校行”第二站来到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进校门,学校老师就将记者们领进了科技馆,参观杭电创业创新成果展。作为一所以信息科技学科为主导的高等院校,杭电在服务地方科技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成为引领和支撑浙江信息产业发展的独特力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浙江省唯一一所与国防科工委共建的高校,是国防科工委共建高校中第一所信息技术类高校。该校党委副书记陈畴镛介绍道:学校已与全省11个地市(或所属区县)均签有科技经济全面合作协议,与30余家企业建立了工程研究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承担省内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700余项。这些科技合作平台推动了学校科研成果在地方的转化和实施,提升了企业掌握高新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
杭电科研团队与杭州公交集团合作的“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信息管理系统”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这个系统让公共租赁自行车这道“红色风景”线能在杭州的大街小巷自由流动。据悉,该团队至今已经承接了与杭州市公共交通管理有关的10余个项目,以至杭州市市长蔡奇在城市智能交通协调会议上感叹道:“杭州智能公共交通系统,靠的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技术支持!”
看到杭州的公共自行车智能一体化,来自武汉荆楚网记者谢文哲羡慕道:“武汉也有公共自行车,不过没有智能一体化这项技术,不能智能上锁,借用起来不是很方便,所以推行一年多了,我也从没借用过。”
在学校科技馆一楼,学生设计的机器人作品“搜救之星”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该校负责全国大学生智能车设计竞赛的总教练高明煜教授说:“这个‘搜救之星’刚在2010年设计大赛上获得的创意设计二等奖,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在地震中进入人无法进入的区域,用红外线探索是否有生命存在的痕迹,然后进行营救。”
来自大河网的记者范娟华说:“这个‘搜救之星’很有意思,如果能够将这一技术运用于现实生产生活中,效益真的很大。学生的创意非常好。”
记者了解到,学科竞赛已经成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流行文化。学校全面布局“一院一赛”,即每个专业学院至少负责一项赛事并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每届都有60%人次以上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过各级各类竞赛和相关活动。据统计,近五年该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和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顶级权威赛事中获得国际、国家级奖励累计达137项。新华网2010年9月26日http://www.zj.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0-09/26/content_209977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