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和藏族孤儿一起过年的念头,在去年夏天就播下了种子,在除夕之夜开出鲜花。以下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师徐莹,从云南香格里拉为我们发回的报道。 除夕夜,我在遥远的香格里拉,和十几个藏族孩子们一起包饺子迎接新年。平日里,他们两天才吃一个带肉的菜,校长和孩子们吃的是一样的。 2009年7月18日,我和6名大学生一起辗转于云南迪庆州调研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途经一所名叫森吉梅朵的慈善学校。当时,看着孩子们纯净的笑脸,我答应自己一定会再来这里做一回真正的志愿者。 半年后,在云南省教育厅有关人士的共同关注下,促成了我的这次特殊的回家之旅。这是一条充满微笑的回家路。 行动若能跟得上心愿,是多么幸运的事。虽然不能和家人在一起,但当飞机、火车、汽车一同协力再次把我搬回到这个美丽的学校,我告诉自己“心有梦,花自开”。这一刻,心安即是家。孩子们的家,也是我的家。 有点遗憾,云南教育厅的赵老师不能随我前往。于是,我从丽江转道去香格里拉找李阿爸。去年暑假,是李阿爸开车带我们跑遍了整个州,还带我们去他的老家玩了一天,这也是我们整个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期间唯一的一天假期。 当车扭捏在辙痕交错的泥路上时,我问阿爸,你小时候想过现在能开上车回家吗?阿爸说,哪里敢想,这条路都是赤脚走出来的,泥像鞋子裹脚上。 再次来到森吉梅朵,我想把去年一路上的微笑圈起来,除了把云南教育厅的扶持款落实,还想把李阿爸等熟识的朋友都介绍到学校里来。前天,学校的义工李万和我说起,学校种植物用的土需要购买,一车要上百元钱。我于是立刻问了维西花花学校的校长,他是当地人,办事情容易些。 曾经和孩子们一同做游戏的地方,新扩建了厨房,水源引到了每一寸草坪,新砌的狗窝,新挖的水池……靠的都是叫不出名字的好心人的帮助。第二次到达桑吉梅朵,我发现,做一个志愿者,不是那么容易的。不会开车,所有联系外界的事情都不能做。而在学校里,看到孩子们已经能把校园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我发现自己成了被款待的客人。 也许,我能做的,只是对所有有时间来桑吉梅朵的人们说:在昆明带上学校需要的东西,再回家来吧。邮局离这里半个小时路程,所有包裹都必须开车自取。[url=http://news.sina.com.cn/o/2010-02-14/064817091046s.shtml]详见2010年2月14日浙江日报,新浪网、中国新闻网转载[/url]
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