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img/20091006165203_10137636_731828.jpg[/img]今天是“杭报专业摄影记者王一为大家拍国庆60周年专业纪念照”主题活动的最后一天,真的依依不舍。此前,我们收到了一封很特别的读者来信,来信者孙巨人先生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副研究员,现已退休,让我看了非常感动,让我明白11天来这么多市民游客争相排队拍照的意义在哪里,让我知道一张国庆纪念照的喜悦,可以感染这么多人,可以从中国传递到美国,也让我相信,这一份纪念,可以永远珍藏心间。 来信全文如下:王一先生: 我是《杭州日报》9月27日热线新闻版《两代人的国庆60周年纪念照,让人看了又看》照片中小女孩的外公。 小女孩今年5岁半,出生在美国,今年4月从美国回杭州探亲,她的父母都在美国留学。小女孩看到贵报的照片后非常高兴,我们也非常兴奋,在此表示感谢。 小女孩在杭州生活了几个月,感到比美国好,我们已经送她进了翠苑一所幼儿园,准备明年送她回美国。 我们在9月27日看到照片后,下午去幼儿园接孩子时,送给幼儿园老师一份《杭州日报》,幼儿园老师也很开心,晚上我同远在美国的女儿通电话时,我的外孙女急着把《杭州日报》照片一事告诉她父母,她的父母也非常激动和兴奋,要我们把照片寄过去。 照片中小女孩左边的一位老兵,精神抖擞,英姿雄伟,头上的白发,表明了他也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了。胸前的奖章说明在新中国60年的进程中他作出了许多贡献和业绩,他是参加并代表了新中国60年建设的一个建设者,对新中国辉煌成就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右边一个小女孩,今年5岁半,她将要经历我们祖国未来60年的伟大进程。 我教育我的外孙女:“你是炎黄子孙,你的根在中国,不论你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要为中华民族争光,为新中国出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我又对小外孙女说:“你要保存好这份《杭州日报》和这张照片,再过60年,在新中国120年生日时,再来杭州,再到吴山这个地方,再拍一张照片,那时的杭州,那时的中国,肯定是世界上最秀美的地方。”我又说,到那时,王一叔叔也高龄了,你保存的2009年9月27日《杭州日报》和照片也变成“文物”了。 我的小外孙女不断点点头,好像听懂了,把一份《杭州日报》和照片放在她一只抽斗里;又好像似懂非懂,眼睛深情地望着我…… 栏目非常好,吴山的一张小小照片,使老百姓也参与其中,全民同庆,全民同喜,成了今后美好记忆,永远难忘,也成了对小外孙女的一堂生动的爱祖国好教材。 9月29日早晨,我女儿从美国打来电话,她对杭州和《杭州日报》“新中国的生日,老百姓的节日”这种活动非常赞赏,她把杭州迎接国庆盛况和“拍照片”一事告诉周围华人,大家都很高兴,也一同分享了快乐。 最后,再次感谢《杭州日报》和王一先生的辛勤工作,谢谢。顺致敬礼!孙巨人2009.9.29[url=http://city-hzrb.hangzhou.com.cn/system/2009/10/02/010195934.shtml]详见杭州日报网[/url]
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