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记者 俞熙娜)所有人都穿着统一的蓝色外衣,每支队伍的装备基本一致:一堆巧克力、一本本辞典、辞海,三个人一台电脑。这是记者昨天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里看见的场面,这里正在举办“第33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杭州赛区)”。共有来自全国69所高校的114支学生队伍参加,为历届之最。 考题“简单”又“困难”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世界上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据ACM/ICPC亚洲委员会主席黄金雄介绍,本次大赛全球一共有一万多支参赛队伍,而在中国赛区就有5000余支队伍。参赛人数高达十余万。 在本次大赛中,选手们将在5个小时内完成10道程序设计竞赛题目。“这些题目都是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ACM/ICPC中国区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周维民说。在考题中,会出现一些例如“银行如何优化对顾客的服务?”、“俄罗斯方块的新玩法”。等一系列源于生活的题目。 但参加过一场比赛的清华大学选手坦言,这些题目看似简单,其实挺难。大赛组委会透露,一般情况下,10道程序设计竞赛题目能做出7道就已经很厉害了。 大公司比赛中掘人才 由于历届ACM竞赛都成了世界各大洲计算机精英的大荟萃,因此吸引了全球各著名计算机公司的高度关注。包括Google、百度、阿里巴巴、微软等公司均希望通过比赛挖掘人才。此次竞赛就得到了IBM、阿里巴巴和SUN等公司全程赞助。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公司的副总裁李昂坦言:“在本次比赛中,优秀的选手我们肯定会录用的”。事实上,第26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世界总冠军,一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就已经被阿里巴巴招至麾下。百度、网易、GOOGLE中国等公司也虚位以待,随时欢迎获奖大学生的加入。 于是这场大赛不像“玩”那么简单了。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名参赛者就说,如果这个大赛他们能获奖,那以后的就业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在就业难的今天,这成了不少大学生的希望之路。而他们学校的党委书记方华则透露:他们刚刚毕业的学生李伟刚就被百度公司录用了,年薪15万。 “现在各企业都在争抢优秀学生。各赛区的第7、8名都被一些公司和企业抢走了。”ACM亚洲区委员会主席黄金雄打趣道。这也正是大赛的用意之一,“人才的发现在大赛,人才的发挥在企业。”ACM中国区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一语中的。[url=http://qjwb.zjol.com.cn/html/2008-11/24/content_3693908.htm]详见2008年11月24日钱江晚报[/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