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地震是个世界难题,多少生灵毁于突如其来的地震。“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就是一个实例。为此,人们是多么希望能用仪器进行科学的预测。昨天,温籍科学家、我国著名气体传感专家王维熙透露,他们日前研制的高灵敏度地震预测仪(如右图),将是解决这个世界难题的手段之一。国家地震局对这一研究成果很感兴趣。王维熙等人将于9月初去北京向国家地震局汇报成果,希望能尽快推广应用。昨天,地震多发的我国台湾地区有关人员联系王维熙,表示对该项技术很感兴趣。 今年5月19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一个星期后,已应聘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从事科研的王维熙觉得心情沉重。他说,地震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他有责任尽快为国家研制有效的地震预报仪器。他认为可以运用气体传感原理研制地震预测仪,并紧急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了863课题申请书。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王维熙等人与杭州超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日夜奋战,在短短3个月时间,研制出《ATG6118E高灵敏度氢气地震预测仪》,测氢灵敏度比预定的目标高三个数量级,达到1ⅹ10-11,灵敏度比地震部门现有的仪器高6个数量级。对于该灵敏度,王维熙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假如250节火车皮里装满花生米,混进一颗蚕豆,都可检测出。” 王维熙告诉记者,他们研制的地震预测仪,最大成果就是大幅度提高现有测氢仪器的灵敏度,进而提高预测预报地震的准确率。他说,氢气是当今被公认为地震预报中最灵敏的地球化学组分之一。但我国长期以来观测氢气浓度主要采用热导池气相色谱仪,该种仪器灵敏度较低。因此,应用传感器原理试制的地震预测仪,可提高灵敏度100万倍。 不仅如此,高灵敏度氢气地震预测仪操作也很方便。不仅可无人值守,甚至可遥控遥测,大大降低了预测预报地震的运行成本。详见2008年8月24日新浪网  
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