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叶璟 时报记者 方秀芬)时报讯 面向浙江“寒门学子”,200家用人单位提供近4000个岗位。昨天,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200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 “寒门学子”就业专场招聘会(杭州专场)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举行。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来看,寒门大学生就业难不可小视。许多贫困家庭把送子女上大学看作改变其命运的唯一机会,但是就业难却又为贫困家庭增加了“包袱”。 此次专场招聘会,就是要为家庭困难毕业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为他们就业开辟与企业人力资源经理面对面的“绿色通道”,同时也降低其就业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企业看重贫困学子能吃苦 本次招聘会上,不乏通用电器、安联集团、信泰人寿、华数数字电视、康达汽车工贸、龙盛集团、杭萧钢构、朗阁教育集团等知名企业,谈起选择人才的标准,招聘人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能吃苦,做实事”。 浙江省对外服务公司的人力主管表示,这些“寒门学子”大多数都要靠自己的双手打天下,来改变家庭和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更懂得珍惜工作机会。他们普遍素质较高,有责任心,吃苦耐劳,而这些都是企业重视的好品质。 一家企业的副总则表示,他们会看中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参加过勤工助学、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是否有过打工实习的经历。 他解释说,现在社会、高校都给贫困大学生创造了不少勤工俭学,改变生活的机会,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表明他们是积极面对生活,肯依靠自己的劳动改变命运的人,企业就是需要这样肯干实干的优秀员工。 薪酬不是择业的唯一标准 虽然面临着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但多数同学并不认为薪酬高低是他们选择企业的重要标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的谢宜生同学,一早上投出了近20份简历,相对于开出高薪的小企业,他表示更希望能进入几家专业对口的大公司。 “虽然薪酬高能帮助我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但还是希望学有所用,选择有一定的职业发展前图的企业。”来自杭电的应届毕业生何明军如是说。 不善沟通成为职场绊脚石 虽然招聘现场非常热闹,但也有不少同学一无所获,没有投出一份简历,也没有获得任何面试的机会。 一些同学在招聘摊位前来回走动,但就是没有勇气上前与面试官交谈。一些同学有很好的成绩和简历,但因为在面试人员面前语无伦次,而丧失了进一步展示自己的机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说,现在不少寒门学生由于经济上处在劣势地位,所以有些自卑,做事缺少勇气,交际沟通能力相对较差,不善于表达自己。 这次学校通过组织参与寒门学子招聘会等活动,希望给予学生多种平台展示自己,更希望这些“寒门学子”们树立“人穷志不短”理念,激发其自强精神,从而充满信心地迎接人生新挑战。 另据初步统计,本次招聘会共吸引了15000多名学生,参加招聘的单位共收到简历12000多份,现场初步达成意向8000左右。 此外,3月8日,在浙江万里学院,2008年浙江通高校“寒门学子”就业专场招聘会(宁波专场),还将有100余家爱心企业继续为寒门学子提供2000余个就业机会。[url=http://epaper.qnsb.com/qnsb/20080302/]详见3月2日青年时报A4版[/url]
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