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广电与艺术类专场招聘会在浙江传媒学院举行,拉开了浙江“2008届高校毕业生招聘月”的序幕。据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办统计,2008年我省将有21.9万名毕业生走出校门,比2007年增加2万余人。 记者从最近的几场招聘会了解到,虽然一些紧俏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并不困难,但仍有不少的毕业生找工作并不容易,像上周浙大的招聘会就出现了排队200多米的场景。可是,毕业生对起薪低或辛苦岗位及外地企业仍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异地企业纷纷出招仍难招到人 上周五,已为潍柴动力汽车创新设计大赛二度赞助的潍柴动力公司,派专人参加了在浙江大学的比赛开幕式,参赛对象已由浙大一所学校推广到省内所有高校,而紧随其后的便立刻是企业招聘宣讲会、接受求职者投递简历。第一名向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提问题的女生,立刻得到了一份瑞士军刀小礼品,此后提问的学生又相继得到赠品。这绝对是在企业作为卖方市场的日常招聘会上难得的礼遇。 设立比赛、奖学金,与学生拉进距离、邀请获奖学生参观企业,已经成为外地企业一项争人才的重要战略。因为在外地企业眼里,“薪资”与“地理位置”仍是大学生求职中难解的“套”。 如果和杭州企业相比,潍坊开出的条件是比较诱人的,就业后几乎不需要有太大的生活支出:博士生一去就可住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各类家用电器,生活用品小到拖鞋毛巾……一应俱全,硕士、本科生也有住所配备,只是面积小一些。最近企业还有数百套房子,市场价3000元一平方米,卖给企业里的大学生们,只要2300元一平方米。除此之外,深造、对外交流的机会也不比一线城市的企业少。 从薪资方面来看,本科生第一年的月薪是1500元左右起。“如果我们企业是在上海,那要去的人肯定是多得不得了。”潍柴动力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张东海说,由于地域的原因,外地企业到浙江高校要人,必须大力宣传。在山东大学招人,因为想去的人太多,企业是控制人数指标,而在浙江招人,则是尽量多放了人数指标,但是一般来说,放10个指标,实际只可招到5人左右。 在宣讲会上,学生们的提问,很多仍和“地域”有关:“工作地点除了潍坊,还有其他地点吗?”“如果我第一年去了潍坊,那么第二年有没有可能调回杭州或者上海呢?” 无独有偶,上周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邀请了会计系的一些校友回母校,除了校友们给学生谈奋斗史,同步进行的就是这些已成就事业的校友为招聘主体的校园招聘会。在他们当中,有资产高达162亿元的京东方集团的党委书记宋莹、拥有10万员工的中电熊猫总经理赖伟德、国内知名手机生产商夏新电子副总裁金水祥等……而校友们所在的企业大多在省外,如南京、深圳、福建等等。 这些校友,都是当年走出去,发展起来的典型。 “我是宁波人。”赖伟德说,当时都是国家分配,对于挑选地域,并没有太多的想法,更多的是从能不能干事业角度出发。 深圳鹏程会计事务所所长朱文岳说,在他们深圳会计师的圈子里,杭电校友的圈子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他鼓励大学生们走出去。 校友们也表示,为了增加对接几率,用人单位一般先请学校推荐人才,明确学生的就业意向,如果学生表现好,则长期形成对接伙伴。......[url=http://jrzb.zjol.com.cn/html/2007-12/03/content_1856817.htm]详见12月3日今日早报[/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