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位退休校医昨天捐了400册图书 我们算了一下,这个目标大概需要5万册的书量 目前还有近4万册的差距等着读者来献爱心 昨天,杭州有位市民一出手就捐了400来本书。看完快报对开化贫困学校的报道,她有个愿望,能不能帮报纸上列出的11所学校都建一个小型图书室,“但我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希望大家都来出力。”...... 孩子们没书看的滋味 我20年前是领教过的 捐赠400来本图书的,是57岁的崔京喜。她以前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医,去年退休了。 25日我们发出帮扶开化教育的这一天,崔阿姨正好出门去南京旅游,“星期天回来,看了这几天的快报,我才知道这个消息。”崔阿姨说。 因为不知道是否能赶上这次机会,所以昨天她就赶紧给我们打来了电话确认。崔阿姨也想过自己骑个自行车,把这些书送到我们设在苏宁的捐赠点,可把自行车车胎充好气后,她又不敢出门了。 “七八年没骑车了,骑车技术本身又不好,所以不敢了。”再说400来册的图书,她整理了一下,总共有7捆书,“太重,自行车也带不了。” 这些书中,有中外名著,像《红楼梦》《套中人》等;有中小学生作文集;更多的是电影类的期刊杂志——这是她从20多年前开始到现在,逐渐积累下来的,由于时间已久,有些书都有点泛黄了。 20多年前,崔阿姨在舟山某部队当兵。那时,海岛上交通不方便不说,文化生活也很匮乏,看个电影就算是很稀罕的事了。除了在部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她说,空余的时间,只能靠书来打发。 我们在帮崔阿姨搬运书的时候发现,这些书当中好多杂志都没有开年的第一期,“漏订了,是因为自己当时不懂。”她说,当时压根不晓得其实杂志是每年的11月就可以订了,自己几乎都要等到次年的1月份才开始订。 在她眼里,开化贫困学校的那些孩子,现在的处境跟那时的自己有点类似,“电影估计也是不大能看到,希望更多的书能给他们的生活增添点什么。” 崔阿姨说,接下来,她还会发动周围的人给开化的孩子捐书,毕竟想建成一个图书室,仅靠个别人的力量是实现不了的。她有信心,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帮扶活动中来。[url=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07-10/30/content_14813209.htm]详见10月30日都市快报[/url]
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