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教育频道7月19日讯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各个暑期实践小分队于7月初起赴嘉善、永康、马站、哈山、义乌、京华、湖州、临安、慈溪等地,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的实践活动。 第四党支部梓桐暑期社会实践之“走进大山里的孩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四党支部梓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伍走进了美丽的千岛湖畔。我们于7月3日到达淳安县梓桐镇结蒙村,次日队员们在当地村委的配合下走访了部分村民,尤其对本村内留守儿童给予最大的关注。7月5日,队伍走进里桐完小(学),以“支教”的形式给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和欢乐。在队员们和里桐完小(学)的孩子们的接触中,大家意外地发现很多班级竟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是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表现大多是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即使不是这样的,在提到他们在外打工的父母,他们的表情也会不由地黯淡。用当地的一位大叔的话来说,农村的孩子都是在“苦水”里长大的,而城里的孩子都是在“甜水”里长大的。也许,这翻话语不能说是完全正确,但也是有一定道理和深度的。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关注这批特殊的孩子,架起这些孩子与外界社会的沟通桥梁是我们不可懈怠的责任! “阳光心语”暑期社会实践之“我们之间的故事” 姐姐,这是我送你们的礼物,在你们走后再看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阳光心语”小分队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为马站镇的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活动即将结束,孩子依依不舍。 至7月8日,“阳光心语”小分队为苍南马站镇的留守儿童进行学习和心理上的辅导已经5天。8日上午,一男孩突然送给队员学多自制的卡片,强调在队员走后才能打开。队员耐不住心中的喜悦打开了其中的一片,上面写到:谢谢你给我的快乐,但现在我给不了你快乐。因为你们快走了!” 由于长期没有父母在身边照顾,缺少亲情的滋养,使他们中的大多数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许多更是不愿与人交流,神情冷漠,不喜言笑,宁可独自一人在角落。一些本应该是在嘻哈玩耍年龄的孩子,也已是失去了孩子应该有的天真,剩下的只有冷漠。有队员问到一男孩你为什么不笑时,男孩也只是冷冷地答道:“笑,这是不可能的!” 这些孩子缺少的是父母的“爱”,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关爱他们,在行动上给予他们帮助,用我们的真诚去打动他们,即使这样做不能改变什么,但是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让他们不会觉得寂寞、孤单。队员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是他们的第二个温暖的家,是他们的依靠。虽然这代替不了他们父母的“爱”,不能抹平他们心中的缺口和伤痕,但这能给予他们另外一种爱,另一种心灵的寄托。[url=http://edu.zjol.com.cn/05edu/system/2007/07/19/008622405.shtml]详见7月19日浙江在线[/url]
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