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杭州网十月二十三日电(记者龚读法陈骆笑)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迎来五十周年华诞之际。电子科技大学下沙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剧院内,记者看到几位杭电毕业的企业家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感叹万千,记者了解到,陕西凌云电器总公司董事长武润奎,说起自己现在的成就,很多人都很羡慕,但他认为酸甜苦辣就自己品味了。武润奎做了九年的统计员,六年副厂长,也做过会计师、财务部长等,“虽然没有什么具体的大目标,但有小目标,小目标都完成了,很多看上去偶然的机会,也成了必然了。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满金在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呆了二十多年,在企业最艰难的两年半里他从没在晚上一点钟之前睡过觉。 厦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水祥,九一年来到夏新从财务,企划,再到企业高层,他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辛勤的付出创造着自己的梦想。浙江博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一兵,凭借自己的集成电路芯片发明,成了当时人人羡慕的万元户,在全国普通百姓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的时代,靠着自己的胆识和勇气和马云一起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中国黄页”,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何一兵感慨的说,成功坚持最重要…… 美国富达工业集团总裁丁建峰1981年从杭电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25年中,11年在国内,14年在国外,他说自己的经历复杂得可以写一本书。从普通的技术员到工程师再到商人,他坚持每天提前一小时上班,下班后持续工作到晚上十点。他认为成功是努力加认真加把握机遇。在谈到成功商人最重要的素质时,有人说信誉,有人说不断进取,永不满足,丁建峰说细节决定成功。“我可以不用任何抵押在美国的银行贷到几百万美金,这是日积月累起来的信用,而勤劳、刻苦、信用,不正是生活中最细微的细节吗,所以你只要注重细节,你一定会成功。”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杭电校友从一个普通的工作者到一个企业家也是如此。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在场的六位老总无不说“艰辛”,无不感概当年的坎坎坷坷。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富翁不是一夜造就。当学生问起在校所学知识与以后成功的关系时,六位校友纷纷表示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非常重要,特别是对理工科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虽然企业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但企业最终是以实力论英雄,所以在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对各行各业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涉猎,用知识全面武装自己。丁建峰感慨的说我最遗憾的就是在国外的十四年抽不出时间上学、培训,希望现在的大学生好好珍惜学习时光。在谈到创业路上最大的遗憾时,许多老总不约而同表示没学好外语是人生中一大遗憾。他们说,在企业面临国际化浪潮的今天,不精通外语很吃亏,“我们虽然可以请翻译,但由于语言障碍,双方的沟通不够充分,所以就会失去很多与国际企业合作的机会。”现任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满金学长谈起自己最遗憾的是没学好英语,他希望年轻人应该珍惜在校实践,多学点知识。 浙江省副省长盛昌黎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电子信息类学科为主导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五十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安全,尤其是电子信息科技和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风严谨,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办学实力雄厚,已成为浙江省教育科技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是浙江省培养信息科技人才的摇篮。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杭电子科技大学全体师生、历届校友为浙江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关心和支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发展,关心和支持浙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当今时代,创新作为民族振兴的主题,建设创新型社会关键在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在大学。 当前,浙江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教育强省”、“科技强省”、“文化大省”和“创新型省份”等重大战略任务的实施,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希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抓住发展机遇,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深入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浙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省委、省政府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努力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一流的高等院校。 我相信,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信息产业部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下一个五十年,将有更快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url=http://www.hz.chinanews.com.cn/news/2006/2006-10-23/2/7467.html]详见杭州新闻网[/url]
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