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郑钧受邀在母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50年校庆晚会上演出,于是不远千里,一路从拉萨赶来。他并不避讳说自己是个向往自由的人,但是看到演出结束,班主任和当年的同学在宾馆等着,却甘心“在那一刻把自由交给他们”。 在台上,唱着《赤裸裸》、《回到拉萨》的郑钧是真实的,台下,与我们聊拉萨,聊杭州的那个郑钧也是真实的。只不过时间太短,而郑钧又是个有些理想化的人,在与他的对话里,很难找到那些“劲爆”的内容。一个个问题在他的回答中,被切碎、被放大,或者只是点到为止,很概念。 关键词:杭州与拉萨 郑钧是个感性的人,他看悲伤的电影会落泪,看悲情小说也会感动得不能自已。所以,不难理解他对杭州的情感。“我小时候就一直想脱离长辈给的那种既定的生活。所以趁着读大学的机会就出来了。当时杭州的概念足够远,我从西安来要坐32个小时的火车,中间还要到上海转车。”郑钧说,到了杭州以后,真的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对个人而言,“一切从这里开始”。用他的话说,便是在这里爱上了音乐,找到了自己的灰姑娘,过上了四年最快乐的童年般的生活。 中间,郑钧回过一次母校。“那会儿是2000年,我和我太太谁也没说,就悄悄打了一个车,在学校里逛了一圈。找到了以前上课的教室,在我的座位上面坐了一会儿,就回了。前后花了半个小时。” 和杭州不同,郑钧总共去过5次拉萨,最长呆不过两星期,但他却敢说:“很多人对西藏的了解都不及我。”从小,他就对那面土地充满向往。“在信息不十分发达的当时,我买了许多西藏的书来看。我写《回到拉萨》之前,其实并没有去过那里。”郑钧说,拉萨给他的感觉,就像是“平凡世界与天堂之间”。“只不过有些人在那住一辈子都没见到天堂的样子,有些人一眼就看到了。”西藏,在郑钧眼里,总有奇迹发生。 关键词:音乐与摇滚 郑钧是摇滚歌手,虽然到今天,他已经不会特意在自己的职业称谓“歌手”前,加上“摇滚”二字。但他还是唱着摇滚歌,用最早时期摇滚歌手的表演方式,在台上来表达内心情感。“我爱音乐,我觉得音乐也是我至今为止最满意的一份工作。因为我喜欢,还能用它养活自己。” 尽管郑钧是最早签约海外五大唱片公司的歌手,“那时候的版税说起来真吓人,谁还没见着有人拿三把吉他去机场”,但他依然不怎么把钱当回事,“有钱就享受,没钱就少花点”。 “灵感来自思考,而与贫穷或者富有无关。要不要饭的都成了艺术家了。”郑钧坦言,自己也曾过过一天只能计划吃两个煎饼果子的生活。“有一天出去吃碗面要十几块钱,就感觉要破产了。就是那时候,我喝着白开水创作、和别人聊天的日子同样很快乐。” 音乐,在郑钧看来,始终有两种身份,一是兴趣,二是职业。他正努力做他的事业———有一间唱片公司。“现在看到好的新人,总有冲动想帮他一把。毕竟以前我在经历那段日子的时候,就特别想有人帮自己,哪怕说句鼓励的话也好。”他说,他愿意被任何人的音乐打动。[url=http://www.qnsb.com.cn/Index/Catalog15/72618.aspx]详见青年时报[/url]
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