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面向全校公开招募“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省内欠发达地区计划”顺利完成。据该校团委统计,共有来自各学院的79名学子自愿报名,其中报名去西部35人,去欠发达地区44人。 这些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他们为何选择西部,为何愿意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那片贫瘠的土地呢?是因为担心就业困难,选择逃避吗?是希望参加志愿服务后,到社会上找到更加理想工作吗?笔者为此从杭电众多报名者中深入采访了10位报名者,从而了解到,大多数报名者均工作有着落,而且还有不少工作单位非常不错,他们谢绝了这些,他们志愿去西部或欠发达地区的动机很朴实,很单纯,他们对西部地区的环境和西部志愿工作做好了准备,有些人甚至做好了长期为西部服务的打算。 储备经历 “趁年轻做点事情,丰富一些人生经历。”杭电理学院小潘是其中报名者中的一员,他的话道出了大多数报名者的心声,“去西部参加志愿服务将会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既然国家和学校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不应该错过。”同样是理学院的另一名同学小何,他是党员,在校期间曾多次获校奖学金,是名优秀毕业生,他谢绝了一家薪水丰厚的用人单位,而选择参加志愿者服务,他也认为,能够去支援省内欠发达地区,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如果去欠发达地区志愿服务就像是做一张试卷,我不想去考虑试卷的难度和类型,我只想用心地把试卷做好。 精神上满足 为何去西部?许多大学生,特别是对一些家庭富裕的大学生认为,人生除了谋生,还应该有其他的精神需求。西部就是一个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一个地方。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小许说:如果人的一生只是为了赚钱,为了谋生,就太无聊了。男儿志在四方,我希望能够去西部志愿服务,因为我想在西部志愿服务的两年里做一些成绩,实现自己的价值,精神满足于我更重要。同样,来自温州的计算机学院小林认为:我觉得这是性格决定的,我觉得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为他人踏实地做点事情,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磨砺自己 采访中,有不少同学认为,去艰苦的地区、去西部和欠发达地区锻炼自己,砺练自己,实在很有必要。抱有这一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财经学院女生小王来自江苏大丰,是多次获奖学金获得者,她说,我喜欢到自然环境好,百姓纯朴的地方工作,我会更投入,更有干劲,在那儿我能够锻炼自己,砺练自己。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小汪说:我觉得现在生活太安逸,我想锻炼自己,因为在逆境中会成长得更快,而经历过逆境中的人在顺境中会更事半功倍。 这是一种责任 “建设好西部,这是我们大学生的责任”。许多大学生认为,西部需要大学生,建设好西部是大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使命。 理学院小蔡同学说,“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学生党员,去欠发达地区志愿服务,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义务,力所能及的义务。”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小汪对西部做好了认真的计划:“我的第一个意向单位是青年中心建设,我希望尽自己所能去与当地政府和企业沟通,建立图书馆,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接受知识的机会。我还想开办劳动技能培训班,办识字班,还想将为他们带去东部人的视野,为他们介绍一些东部的企业。 计算机学院小林打算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当地做网站建设和维护。同样是计算机学院的女生小曾因为来自农村,她知道,西部教育资源匮乏,孩子渴望接受教育,她希望自己为西部的教育做点事情。 受外界影响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同学们去参加志愿服务的决心有一部分来源于长期以来家庭和学校的熏陶。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小汪,是杭州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均是公务员,叔叔在西部当兵多年,使得他自小受家庭影响较深,从初二开始就向往西部的生活。计算机学院小曾,来自浙江衢州,是位女生,她说,学校组织的多场志愿者事迹报告会,志愿者们高尚的情操让她深深感动。 通信工程学院小冼,也是独生子女,而且工作也已落实,但是当他知道学校正在招募志愿者,他铁定心报了名,他说,“自从2003年两项计划启动以来,我们通信学院的方正同学是校第一个志愿者,他的事迹对我影响很大,我那时就想去了,但是当时我在读大一,不具备去西部当志愿者的条件,我一直在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这几年,我在网上查找了许多西部志愿者的资料,关注志愿者的生活和经历,每每看到震憾人心的照片,以及渴望读书的眼睛,我去西部的愿望就更加强烈。” 低年级学生也来报名 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团委老师介绍,今年还有6、7名大二大三的同学也参加了报名,尽管现在条件不充分,但是也反映出了大学生们对西部的一腔热血。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2003年全国启动西部计划以来,学生报名数和入选数均居全省高校首位,该校至今已选拔了49名大学生参加西部和欠发达地区的志愿服务。今年7月,又将会一批莘莘学子从学校走出,奔赴他们向往的志愿者生涯。[url=http://www.news.zj.com/zhejiang/gdxwhc/2006-05-11/594269.html]详见:浙江都市网[/url]
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