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某大学一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反映:学生中经常体验到的心理症状居前15位的为: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缺乏耐力、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在乎别人视线、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记忆力减退、身体倦乏、缺乏决断能力、爱操心、容易拉肚子或便秘、情绪起伏过大、情绪易被破坏、总注意周围的人。 不难看出,只有2项是反映身体症状的,其余的都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的,这说明学生心理问题远远高出其身体问题。在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越来越多的老师们把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的切入点。 编者按:大学生有很多“成长的烦恼”,既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又会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焦虑。在他们的就业、择业、成才方面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他们有思考更渴望指导。各高校老师们近期都在为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德育实效而煞费苦心。如浙江大学推出了研究生导师全面负责制、研究生德育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尝试“学习指导教师制”,浙江财经学院的“综合导师制”等等。破解大学生德育难题,首要还在于了解学生,对症下药,这里我们从我省新近成立的“心理咨询师俱乐部”里获取了线索,采访了一些首批考取心理咨询师的高校思政教师,他们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拥有大学生德育问题上的“一线情报”。[url=http://zjdaily.zjol.com.cn/gb/node2/node802/node807/node304614/node304626/userobject15ai4089171.html]详见:钱江晚报[/url]
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