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4月1日讯 (记者 张冬素 通讯员 上官海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洲经济学会主席莱因哈德·泽尔滕受聘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今天下午,刚刚戴上杭电校徽的泽尔滕教授在该校学生活动中心上了堂大课,向学生传授博弈论“真经”。 我们在下棋、打牌等游戏比赛中,总是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取胜,同时又要考虑对手会怎样下棋或出牌,这一现象同许多经济现象非常相似,蕴含着博弈论的原理。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来研究类似下棋这样的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博弈论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并发展起来。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数学家纳什发表论文定义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奠定了当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此后,泽尔滕又将“纳什均衡”动态化,拓展了博弈论的应用领域。泽尔滕也因此在1994年与纳什、海萨尼共同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今天下午,杭电学生活动中心的过道里都站满了学生。面对博弈论专家,同学们都特别希望能从大师那儿学到博弈“秘笈”。泽尔滕却告诉大家:“博弈论不能帮我们在赌博中获胜,不能帮我们通过投机来致富,也不能帮我们在下棋或打牌中赢对手。”那么,博弈论能做什么呢?“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策略性互动中的内在逻辑和构成。”泽尔滕说,博弈论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但博弈论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它只是一种方法论,只是提供一些有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博弈论的哲学思维方式推动了人类思维模式的发展,这是博弈论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泽尔滕现任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近几年来,他多次到中国交流、讲学。泽尔滕是昨天抵杭的,面对杭州西湖的美景,这位75岁高龄、与纳什齐名的博弈论专家发出了“清茶飘香,开心湖畔。毕生博弈,不想再研”的感慨。 (图片略) [url=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802/node803/node304343/node304345/userobject15ai4084719.html]详见浙江日报2005年4月2日[url]
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