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下午,“微软黄金就业机会校园行”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举办职业竞争力讲座,到场的200多名大学生中,非毕业班学生占了一大半,自告奋勇参加模拟招聘的,全为大三学生。现场几位IT界老总点头称是:大三大二甚至大一的学生来听正合适,大四找工作时才想到要锻炼职业能力已经迟了。 这五个问题要花四年想 参加模拟招聘的学生有备而来———用两分钟介绍自己,却被在座的面试官揪出很多破绽: “表达太含糊,”东忠集团总裁丁伟儒说,“而且把手支在桌子上,眼睛不看面试官,显得没有自信。”“企业面试时想知道你有过什么吃苦的经历,以后就不用到企业中把错误再犯一遍,可你泛泛而谈,对得失没有清晰的表述。”浙江华为总经理张黎明说,“讲了一大堆分析性的话,好像要说服面试官,其实大可不必,你只要把你的态度表明就可以。” ……“自我介绍够简单了,讲究原来那么多!”大学生们翻看自己手中的简历,对预先准备的材料产生了动摇。 微软培训经理田萌给大学生们列了五个问题:一是我最有把握的,已得到事实证明的三个能力是什么;二是我最没有信心,一直试图逃避的三个能力是什么;三是我喜欢这个专业吗;四是有过的实习或社会实践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五是我在学校中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这五个问题很能帮你正确认识自己,四年中越早思考这些问题越好,有必要的时候做些记录,或者保存相关材料,到大四再来想就来不及了。”田萌说,“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就基本能覆盖面试官想要从你身上获得的信息了。” 注意自己的“江湖名声” “曾有一个女孩来我们公司应聘,看上去很机灵,各方面条件也不错,但她在另一家公司的实习鉴定不理想,公司最终没要她。”田萌说,“我们当时很纳闷,实习鉴定一般公司都往好的方面写,为什么给这个女生的会那么差?后来知道问题的关键是女生自己。” 田萌就此引出一个“江湖名声”的概念,“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过的一些社会实践,就等于在江湖已经有所作为了,别敷衍任何一次经历,好的表现会给你带来好的名声,这是一种资源,和你将来找工作有很大关联。充实简历时,你的每个实践项目后面都可以添一个见证人和他的联系方法,以便招聘单位联系。”(见习记者周炜 通讯员上官海青)....[url=http://dskb.hangzhou.com.cn/20040101/ca624028.htm]详见都市快报2004年12月27日[/url]
风速